融合商业与科技——RPA产品的服务与进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近日,由RPA中国主办的“RPA中国2019Tech Business商业智能大会”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圆满落幕。此次大会汇集了国内外众多顶级RPA厂商、业界客户以及资深开发人员。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投创展联合创始人任威为主持人,UiPath大中华区渠道总监Frank Chen陈卫民、Blue Prism北亚区副总大中华区总裁Jimmy Sharp夏治平,达观数据副总裁陈文彬,SAP中国财务方案总监陆巍,德勤中国分析师、管理咨询高级经理Alex Steinberg方泽昂作为特邀嘉宾,以融合商业与科技--RPA产品与服务的进化》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几位嘉宾就RPA如何将AI技术快速落地与企业流程相结合,RPA所支持的业务场景以及RPA面向垂直领域拥有哪些天然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左起:任威、Frank Chen陈卫民、陈文彬、Jimmy Sharp夏治平、陆巍、Alex Steinberg方泽昂

 

点击视频,观看圆桌论坛精彩现场

 

 

以下是此次圆桌论坛详细内容,由RPA中国整理:

 

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中投创展的联合创始人任威,接下来的圆桌论坛会议将由我主持。此次议题是《融合商业与科技--RPA产品与服务的进化》,我们都知道最近几年RPA机器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各行业,通过将商业流程与科技相融合形成完整的自动化闭环,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这与它的易用性、部署便捷、见效快、效率高等特性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年6月份,Gartner发布了一份关于RPA发展的调查报告,RPA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63%,从而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企业软件。所以,今天我们请到了RPA领域5位资深的专家,共同讨论RPA到底如何帮助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以及RPA的未来发展趋势。

 

任威:第一个问题,2019年全球RPA厂商的动作比较频繁,通过收购、兼并技术团队等方式,来增加人工智能元素在产品体系中的比重和自身AI的研发能力。那么可以分析一下,这些收购背后的逻辑和RPA产品未来演进的一些方向吗?这个问题,请Blue Prism的Jimmy先来回答一下。

 

Jimmy Sharp夏治平:2019年RPA厂商收购技术团队的动作确实有很多。以BluePrism为例,在今年的7月份 BP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Thetonomy,并更名为“BluePrism Cloud”以补强云端的服务能力。BP之所以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收购一家云企业,是因为根据多方调查以及用户反馈,部署问题仍然是企业应用RPA最大的障碍。而云端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RPA服务,随时随地的登录自己的RPA控制台,不会受到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应用和普及RPA业务的帮助是巨大的。

 

关于RPA的发展问题,BP是最深有体会的。早在2001年BP便已涉足自动化领域,不过那时专注于金融和银行业。后来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打磨和市场发展, 2016年BP在英国伦敦交易所IPO成功上市,并成为RPA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所以,从BP自身的发展过程就不难看出,RPA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和持续挖掘的行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时代,RPA的高效率、节省成本与企业的需求完美契合,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黄金时期。

 

任威:目前可以看到很多关于RPA生态建设的信息,各家厂商也通过不同的技术完善自动化体系形成竞争壁垒,作为国内厂商的代表达观数据,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陈文彬:产品趋于智能化是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RPA行业也不例外。那么我从场景应用的角度,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达观的看法和观点。

 

入职达观之前,我在银行领域工作了十几年。在2017年,我所在的银行开始了对RPA技术的研究,同时在一些业务场景进行了落地。因为2017年比较早,国内的RPA厂商相对比较少,所以主要研究了国外一些知名厂商的工具,如BP、AA、Nice、UiPath等。经过仔细调研之后,最终我们引入了UiPath开展了一些业务场景的试点。RPA确实可以将那些规则鲜明的结构化数据实现自动化。但银行业是一个数据量非常庞大的行业,而且会有各种非结构化数据的业务场景,比如:财务报表、营业执照、客户服务、身份验证等,还有非常多的影像文件和不同格式的文本。由于业务需求,仍有很多人做这种低价值的数据搬运工作。而国外RPA厂商对中文业务的处理,在准确性、效率和识别方面不太理想。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开始与国内的一些厂商接触,其中就包括达观数据。

 

那时的达观数据是国内做NLP(自然语言处理)和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数一数二的企业,与其他厂商调用国外接口相比,达观的人工智能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尤其是对中文数据的处理尤为出色,所以达观RPA也被誉为“最懂中文的RPA”。

 

通过将RPA与这些AI技术相结合,再去处理银行里的那些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场景,如财务报表,营业执照、合同等。AI技术可以很轻松地将这些业务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然后再交由RPA做自动化处理。同时在获取数据时,达观会通过机器学习和业务专家的经验,形成数据标签;在标签的基础上,再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形成知识体系;在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拓展一些智能化应用,例如: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所以会形成从数据、标签、图谱、知识、再到整个数字化的智能化应用闭环,这也是达观未来在AI方面的布局。

 

任威:基本上RPA与AI的融合,主要依托于客户或者本地化市场的一些核心需求,Frank对于这方面是如何看待的呢?

 

Frank Chen陈卫民:UiPath在RPA业务市场上一直遵循一个理念“人手一台RPA机器人”,这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于这个理念,RPA本身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解决方案,而是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是商业流程分析优化,所以我们与德勤、安永这样的信息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比较关心的是通过RPA,可以解决原业务中的哪些困难和挑战,可以节省多少成本和时间?所以,UiPath会把专注点放在生态建设、系统平台能力建设,还有如何使得这些流程的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北航的一位老师在见到UiPath机器人后,第三天便告诉我,他把股票市场所有的交易数据下载下来,他提供了一个数据模型,然后RPA通过这个模型为他以后的股票交易做服务。所以RPA机器人只是一个工具,对于每一个人它的价值在哪里,这是需要友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来拓展的,所以拓展应用场景非常重要。为了更多的场景,就需要实现本地和云端混合交付的能力。云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企业中有大量敏感数据需要放在本地来用,所以怎么应对这种混合部署情况,这是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刚才两位友商也提到了RPA与AI技术的结合。当RPA具备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时,你就会发现RPA在数据录入、客服、识别等业务方面带来更大的价值,同时可以拓展更多的业务场景。

 

所以,UiPath主要以搭建平台、生态建设为主要战略路线。如果生态上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我们会通过自研、战略合作和收购三个方向进一步优化产品。比如今年的10月份,UiPath收购了一家人工智能企业ProcessGold。它主要做流程挖掘,帮助企业快速分析现有业务,挖掘可优化业务流程,这个软件对于用户应用自动化业务来说帮助非常大。

 

未来,UiPath计划推出这样一项技术:当用户在同一业务流程操作5遍以上时,控制台会自动生成一套RPA自动化流程,这将进一步缩减用户使用RPA的难度。当然这项技术离不开AI的加持,尤其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

 

任威:随着RPA产业不断的壮大,不少传统IT巨鳄杀入RPA这条创业赛道,如IBM、微软、SAP等,那么请教陆总,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陆巍:SAP的ERP客户群体非常广泛,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它的产品。国内的客户群体也很多,而且基本上集中在中、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将ERP应用在研、产、供、销、存,再加核心财务以提高整体企业的产能效率,其实这已经算是企业内部管理或者运营革命。但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追求卓越和野蛮发展,所以对效率、准确率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把业务标准化,流程自动化,可能就不见得是传统ERP的强项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SAP的ERP用户,在使用AA、BP、UiPath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来提高ERP的工作效率。

 

当SAP意识到用户对RPA的需求达到一定量级时,最终决定也参与到RPA这条赛道中来。去年年底,SAP收购了法国的一家技术企业Contextor,以并购的方式来补充RPA这项技术。虽然全世界有很多RPA厂商,但是在不同的领域还是有细微差别的。SAP希望与友商、合作伙伴、推广方一起把RPA市场培育的更加完善,良性的生态链条可以帮助用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这是SAP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认为,传统IT巨头企业渗入到RPA行业来,即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可以让RPA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率和关注率,帮助RPA快速地向主流办公领域发展;同时也将增加RPA厂商之间的竞争力,良性的竞争也是有利于RPA的发展并不断地突破技术壁垒。

 

任威:感谢陆总的精彩解读,那么我想问下Frank,您认同陆总的看法吗?

 

Frank Chen陈卫民:我比较认同陆总的看法。陆总刚才讲到SAP和很多RPA厂商都有业务上的合作,目前SAP也发布了自己的RPA产品,收购了一些技术公司,微软也有类似的动作。其实有这些巨头企业的参与,作为RPA行业的先行者我们是非常高兴的。因为UiPath在RPA的市场上不再孤单了,有更多的伙伴参与到其中并发展壮大它。

 

这里我分享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UiPath这个名字的由来。名字里的Ui,其实是计算机语言的那个Ui即User Interface。我们是在应用层来定义这个流程,然后通过IT技术从底层运作起来。所以,使用UiPath RPA与SAP、微软那些办公系统进行通讯时效率非常高,这也是我们与SAP、微软达成战略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UiPath一直在强调RPA主要解决BusinessProcess方面的问题,帮助用户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技术只是其中一方面。说到这又回到刚才的理念,UiPath提倡“人手一台RPA机器人”,让用户意识到使用RPA可以将工作变的更高效便捷,而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技术工具。

 

任威:感谢Frank Chen的精彩回答。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报告,美国著名调查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发布了一份RPA报告,欧美40%的RPA项目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应该如何扩大自动化领域和纵深应用场景?Jimmy分享下你的意见吧。

 

Jimmy Sharp夏治平:十年前BP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企业部署RPA机器人的方法论,名字叫“ROM”。可以帮助解决各种在部署时所面临的难题,据用户反馈效果非常好。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企业在实施PoC阶段时,会先从简单的流程和部门级业务做起。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管理者看到了ROI(投资回报率),看到整个业务流程的改善,运营成本的节省,随后将RPA扩展到其他部门和业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比如滴滴、百度、网易这样的巨型企业,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业务标准流程,可以像流水线那样生产,这对于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深入,用户已不满足于结构化数据业务的转型,更多的希望将那些耗时、费力的非结构化数据实现自动化,所以这就需要AI的加持,使RPA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中国的AI技术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与欧美列强的技术相差无几。像人脸识别这种技术应用已相当成熟,所以我认为,对于RPA行业来说,如果2019年是元年的话,那么2020年将是爆发年。

 

任威:感谢Jimmy Sharp。德勤应该有很多客户做过较大的RPA项目,Alex可以分享一下你的项目经验和一些建议吗?

 

Alex Steinberg方泽昂:确实有很多大型RPA案例。因为德勤服务过很多大型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的企业。不过这些项目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有成功,根据我以往的实际经验来看,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盲目自动化最近几年RPA的发展确实很快,可以用“光速”来形容,所以它成功地吸引到了各行业的青睐。很多用户认为RPA可以将90%的业务流程无所不能的实现自动化,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有一些业务可以自动化,但是有一些业务是无法自动化的,比如设计海报这种业务,目前RPA机器人还无法将创意工作实现自动化。

 

2、没有找对合适的流程。一些企业兴致勃勃的引进了RPA,业务流程也实施了自动化,可结果却大相径庭,最后却起到反作用得不偿失。我分享一个实际的例子,德勤有一位全球知名的企业客户,是其行业里的TOP3。他们选出了20个业务流程让德勤帮助实现自动化,结果有19个业务流程无法实现,反过来埋怨RPA无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其实企业在应用RPA之前,一定要仔细衡量和分析现有业务,是否真的需要自动化。

 

3、明确技术战略。刚才几位嘉宾也分享过,如果想扩大RPA的应用场景和增强其效率,需要与其他技术协同作战。RPA与各项技术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之间的融合将是RPA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任威:感谢Alex的解读。其实Alex说到了好几个重点,用户不能盲目使用RPA,要有目的性使用等。那么我想问下文彬,从AI融合的角度去看RPA,该如何扩展RPA在企业的应用场景呢?

 

陈文彬:刚才Jimmy 也分享了,从国外的RPA厂商经验来看,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确实有一套标准的方法论。那么从达观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般来说分为这几个阶段:

 

  • 第1阶段,技术选型;

 
  • 第2阶段,概念验证,即POC;

  • 第3阶段,项目试点;

  • 第4阶段,全面推广;

  • 第5阶段,全面铺开建立卓越中心,实现企业自动化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 作为RPA的提供商应该为客户具体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给出四点建议: 
 
第1点 : 毋庸置疑打磨好自身产品非常重要,产品的易用性、智能化、稳定性是企业推广产品的立根之本。
 
第2点 : 刚才Alex也提到了RPA项目失败的几个问题,所以要做好顶层的设计,加大对企业高管RPA技术理念的灌输和培训。 为什么现在很多RPA项目只是处于测试阶段,主要因为企业管理者没有把RPA纳入到企业战略中来。 但是,国外很多企业是非常重视技术战略发展的。 我分享一个摩根大通的例子: 它每年大概会有将近100亿美元的科技投入,尤其是新兴的技术领域,其中有一项就有RPA。 他们为什么选择RPA呢? 因为RPA是银行业务流程中最有效的补充工具,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他们应用的根本原因。
 
第3点 : 我们要帮助企业打造适配业务流程,有助于RPA学习、推广、维护的部门,一般我们管它叫COE(卓越中心)。
 
第4点 : 要对企业的团队进行数字化赋能。 赋能层面包括: 整个流程自动化实施,流程的咨询,流程的开发设计,流程机器人上线以后的运维管理,以及企业内部整个体制的建设等等。
 
如果企业可以按顺序实施这几个关键的步骤,我相信他们会在自动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任威: 感谢文彬。陆总您在“业财一体化”这边做了很多的项目, 从传统IT的服务角度和现在RPA的服务模式,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差异呢? 
 
陆巍: 传统上大家对SAP的概念基本是贵。 因为我们走访过很多用户,给我们最大的反馈是“你们的ERP软件怎么这么贵,越用越贵”。 因为不仅需要前期成本投入,后期的运维、升级都需耗费巨额资金。
 
但在大家普遍认为SAP产品贵的前提下,仍然有用户前赴后继的投入到这场“ERP战役”中。 这让我想起张瑞敏曾经讲过的一句话: “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有一些大型企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ERP的建设上大概投了上亿的成本。
 
其实用户一开始认为你的产品很贵,但后续考虑的是产品可以给我带来多少的价值。 作为乙方来说,如果交付的产品对用户有价值,那么这个价值便体现了产品的价格; 如果交付的东西对于客户来说没用,Nothing,那么卖给客户1块钱,也会觉得很贵。
 
如今的RPA市场入门的门槛并不高,这套机制、理念谁都懂,做一个RPA平台出来不是特别困难。 由于门槛不高,易用性就会比较好,甚至会强调用户自主创新,自己去搭建一个自动化场景,自己去设计一个RPA机器人。 我觉得这个和传统的ERP之类的软件相比是最大的不同,它既是一个轻量级的应用,同时也支持大家勇于创新的应用。 刚才Frank说的那个口号“人手一台RPA机器人”特别好。
 
在这场“自动化的革命”中 ,我非常同意Alex的观点,业务咨询很重要。 需要这些厂商和合作伙伴营造一个良性的RPA生态环境。 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软件厂商的努力,需要咨询公司的努力,也需要我们合作伙伴的努力,同时更加需要用户勇于创新的精神。
 
任威: 非常感谢陆总的精彩演讲。现在已是2019年底,今年中国的RPA市场还是红红火火,走过了一个很热闹的旅程。那么 各位对2020年的RPA市场有什么期待和展望呢? 
 
Alex Steinberg方泽昂: 我相信2020年全球的RPA市场在各路巨头的参与下,将会迎来爆发的一年。 并且RPA技术会变的更加智能,将会与更多的AI技术相结合。 同时中小型企业将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机遇,不少RPA厂商已经瞄准了中小型市场,RPA将不再是大公司的专属工具。
 
陆巍: 我也比较同意2020年将是RPA的爆发年。 那些已经开始尝试的企业,会将RPA扩展至其他业务领域; 而没有涉足RPA的企业,将疯狂地进入这个市场进行实践,以谋求数字化转型。
 
Jimmy Sharp夏治平 : 我认为RPA行业将稳步提升,惠及更多的行业。 看看今天我们所用的外卖、微信、支付宝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他们不仅起到了便捷,还带来了信息的及时性。 而RPA的效率性、准确性、安全性、稳定性都是企业迫切想得到的。
 
陈文彬: 我来说两点对RPA的看法。 第一点,首先能在这个会上见到这么多的厂商和嘉宾来分享、探讨RPA机器人,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坚信RPA行业的未来肯定会十分美好,也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见证。 第二点,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完全自主研发的RPA厂商,我们会继续砥砺前行,打造更懂中文的RPA机器人!
 
Frank Chen陈卫民: 首先感谢RPA中国给我们一个分享的平台。 UiPath中国对明年RPA的业务是非常乐观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点,客户层面 : 刚才陆总提到,大量的用户会跨部门协作,增加使用RPA这种机会,并开始建立内部卓越中心。 甚至有些企业可能会孵化出“数字转型官”,这样的新型高管岗位。
 
第2点,UiPath层面 : 我们除了把自身的生态系统打造的更完整之外,会坚持一个理念,UiPath的业务始终以合作伙伴为核心。 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利益共享,整个RPA生态才会越来越好。 同时我们在全球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高级交付团队。
 
UiPath在转型做RPA之前,主要是做BPU业务外包,所以做业务流程拥有很丰富的项目经验。 但是我们的投资人是希望把“人手一台RPA机器人”这个理念实现,而不是做一些RPA的交付挣到一些利润。 所以,合作伙伴与UiPath合作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明年UiPath对合作伙伴有几个承诺
 
第1个,我们会用培训UiPath员工的知识体系,来培训合作伙伴。
 
第2个,我们会教合作伙伴如何建立COE,怎么去在用户内部建设一个COE中心,怎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3个,我们会把类似ProcessGold这样的流程挖掘工具引到中国来,教给合作伙伴使大家有一个更便捷的方式来推广和发展RPA行业。
 
这是我从用户、原厂和渠道几个方面,对2020年RPA行业的期待与展望,再次谢谢大家!
 
以上是圆桌论坛全部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融合商业与科技——RPA产品的服务与进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