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火了的RPA对制造业价值几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RPA技术作为企业信息自动化进程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存在,虽然出现了二十多年,但直到最近两年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使用RPA的机会也逐渐增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而RPA的出现恰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 RPA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 如何判断RPA与企业的适配度?

  • 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日前,“制造业CIO& IT经理大咖会”社群对此展开了热议,来自各个制造企业的IT负责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RPA到底是什么

 

RPA虽然迎来了一波热潮,但实际上也有不少人还处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状态。所以先简单做一下科普。RPA是一种智能化软件,可以理解为自动化机器人,主要被用来执行计算机软件中大量高重复、标准化、规则明确的常规事务。

 

如果你用过“按键精灵”,那戏谑地说,RPA完全可以看做是办公领域的升级版“按键精灵”。就像打游戏挂机时为了避免被电脑踢掉,需要不时地动一下鼠标或释放一个技能,不想在电脑前枯坐的人就可以用点鼠标的外挂,这种外挂实质就采用了RPA的技术原理。

 

只要预设好使用规则,RPA就可以模拟人工完成大量“重复性高、附加值低”的事务,从而将人从枯燥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打个比方,日常工作里复制粘贴是很常见的办公操作,如果出现大量同类工作,且流程简单、规则清晰,那么完全可以交由RPA来解决,而不是让员工耗费大量时间来不断重复Ctrl+C、Ctrl+V。

 

 

二、RPA可以在哪些场景有所作为

 

RPA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其一降本增效,流程较为依赖人工作业的环节往往会面临成本较高、容易出错、效率不稳定等问题,RPA可以有效消除那些大量重复、规则明确的基本工作。且由于是自动化操作,RPA相当于1个可以24小时运转的虚拟员工,不仅效率极高,而且错误率基本为零;

 

其二集成无压力,RPA具有非侵入式的特点,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RPA部署时,不需要改变其现有的信息系统,从而可以避开遗留系统冰山。另外RPA尤其擅长处理没有数据接口、应用接口的应用集成,可以轻松集成在多个不同系统中,模拟人工对于电脑程序的操作,从而实现对应用的调用;

 

其三投入产出相对明晰,在购买自动化软件时令企业比较有压力的是较长的施工周期和并不明显的运行效果。相比之下,RPA可以灵活配置,投入小、易操作、见效也比较快。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要发挥RPA一展所长,关键是要找对应用场景。以下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适用领域:

 

发票管理:通常来说,供应商发票的处理需要经过浏览、交叉检查、审批等一系列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手工操作频繁不仅耗时长也容易出错。而RPA机器人可以完成扫描、阅读、检查、自动发送相关部门审批这一过程。审核成功后机器人会将发票输入会计系统,最后将采购订单标记为已完成。

 

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RPA可以用于执行这些环节——当前库存监控、库存水平通知生成、以及当水平低于设定阈值时重新订购产品。此外RPA还可以自动批量更新SKU,充分释放人力,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数据迁移:一旦涉及数据迁移工作时,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将数据从旧系统转移到新系统中。RPA机器人在这方面可以说得天独厚。当企业需要进行数据搬运时,完全可以用RPA机器人代替人工,甚至可以将执行规划到夜间,释放专注于更高效任务的资源。

 

除了比较常见的财会、人力资源等领域,制造业可以从RPA技术中受益的环节还包括:物料清单自动化生成、物流数据自动化跟踪、采购订单创建、工厂记录管理及报告、供应商沟通等等。未来随着RPA与OCR、NLP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RPA的能力边界有望进一步延展。

 

【CIO观点】

 

RPA在财务与HR这块应用比较多一点,代替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另外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场合是,某些旧系统无法进行接口开发,又想转移数据之类的,可以使用PRA。相当于有个人按界面操作的方式把数据从旧系统移到新系统中去。

——某医疗器械制造企业 邹经理

 

三、实施RPA,你想清楚了吗

 

制造企业中的流程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也各有其特色。要想引入RPA并使其发挥作用,有这样一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筛选合适的流程,确保业务流程标准化:引入RPA时,首先要选择有影响力且易于RPA自动化的流程。

 

一般来说,高频高量的、手工容易出错的、需要及时响应的、高峰需求时可外包的流程都属于可以考虑能否实现自动化的流程。

 

此外,这些流程即使已经满足了“大量、重复、机械化”这样一些特征,但流程本身很多时候仍不具有清晰的规则。这时就需要清点规则和过程,记录在案,这样更有利于保障RPA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明确核心目标,选择适配的产品:不同企业采用自动化工具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预算有限目的就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有的不差钱但要保证某个环节错误率为零。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来确定核心目标,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RPA产品进行比对分析。

 

比如,实现目标自动化需要哪些功能?产品可操作性怎么样?非IT员工可以用吗?投资回报周期大概多久?供应商提供哪些技术支持?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再着手推进。

 

从试点操作开始,由结果推进判断:当前媒体上关于RPA的成功案例不少,一些有关效率、收益的数据也广为流传。但事实上这些案例和数据的参考价值可能并不是那么高。因此企业需要POC来确定流程在RPA技术上是否可行。在此阶段要选取典型场景,优化该场景中的业务流程,定义RPA运行模型。

 

建立POC后,应对执行、收益、维护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析明确量化,进而预判自动化实施的投资回报率,确定企业与RPA的适配度。

 

高屋建瓴,实现RPA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RPA机器人开发到投入生产环境,企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及运维策略。这包括RPA解决方案管理、运营模式、组织结构和变更管理计划,细化来说,是否要建立RPA专业团队,如何确定流程变更的优先级,怎样进行员工沟通和培训等等。如何获得企业中多数人的认可永远是IT部门能否成功推进项目的要素之一。

 

【CIO观点】

 

该不该上RPA是IT分析业务场景后决定的,先不要决定要不要上,而是要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IT自己分析清楚后找业务的主管聊聊,说有一些东西可以帮助咱们,和厂商协商先试用。等用户接受了,再购买。IT的成功和信任,需要通过小项目去积累,通过小项目去赢得业务的信任。

——某服装生产制造企业 何经理

 

【小结】

 

RPA技术正在快速有效的拉动传统制造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虽然观望者也很多,但在其相关环节、功能领域应用RPA应该也成为了不少企业的考虑选项。未来RPA是否会像Office一样成为办公必备工具呢?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

文章来源:CIO进化论

作者:张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nN9iDZppWLiem5dT_TXZQ

RPA中国推荐阅读,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或删除,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渐渐火了的RPA对制造业价值几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