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财务人必须转变的六大底层思维逻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新商业模式正在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涌现,并且能够比以往更有效地迭代和进化。企业需要借助网络协同平台、颠覆性技术、驾驭数据能力、创新思维方式、持续增长价值等设计商业模型和实现价值的路径,以成功应对未来挑战与不确定性。

ACCA报告指出,对于财务组织和财会专业人员,驾驭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需要新的思维模式,其中涉及以下方面的能力:

1. 系统性思考。财会人员在企业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数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了解企业系统运作以及如何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创建价值将非常重要。

2. 了解如何捕捉和评估新的价值来源。增强对新型价值的认知,是一种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的技能和方法正不断发展,并且变得更加精确。对于这些正在创建的新型价值,建立衡量、报告、监控和评估等能力十分关键。

3. 建立创造力,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目前,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为了使新技术真正受到信任,合乎道德地进行部署和设计,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需要更好地理解其潜力与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超越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能力。真正地创造价值、解决未来的问题,将需要更多地聚焦于人和社会这两大因素。

4. 采取长期思维方式。鉴于不确定性加剧的近期问题,采取更广泛的视角和长期方法无疑在加大难度。但顺利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是保持适应性,同时建立弹性恢复机制和吸收冲击的能力。此外,长期思维还可以通过打破传统边界,在未曾发现的机遇中释放隐藏的价值。

目前,企业可获得的内、外部数据正呈指数级增长,实时掌握绩效情况的需求因此不断提升。这也促使管理团队充分利用数字化创新技术来提升价值(图1)。与此同时,财务团队面临的技术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面对前所未见、令人眼花缭乱的可用数字化方案,企业很难准确区分事实与夸大宣传,在创新过程中保持信心:自身选择的技术能够在未来与时俱进,始终获得支持。

 

 

 

 

1 数字化经营与数字创新技术应用

(资料来源:KPMG)

面对外部环境和企业经营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CFOs和财务组织需要借助专业技能和技术来还原现实世界并预见未来。这就需要CFOs把握财务和经营的本质,以及建立财务的底层逻辑:

底层思维逻辑一:符号+数字的逻辑

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底层是以交易和账户为中心的体系。财务和金融的基础是账户,而交易表现为账户的记载和处理,其核心是“符号+数字”。账户关系的表面是法律与财务关系,在技术上则是一系列数据关系。这也是在数字宇宙中,财务+金融+科技具有天然耦合性和相互赋能的关键所在,而财资=财务+金融+科技恰恰是引爆点。

底层思维逻辑二:信任+平衡的逻辑

财务恒等式体现了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一是平衡数字之间的关系,二是平衡与业务、投资者、管理层等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识别和跟踪交易的数据结构类型,区块链所对应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为资金、资产所有权的追踪和转让提供了一个透明和安全的方式。无论从平衡角度还是从信任角度,为什么说区块链将从底层颠覆财务的原因。从“记账(共识机制,密码学)”“核对(时间戳、数学)”到形成“单链(智能合约、加密技术)”“存储(分布式结构,信息技术)”“备份(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成为财务与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其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从根本上变革现有规则和操作方式。

底层思维逻辑三:价值+协同的逻辑

财务承担了天然的衡量、分析、管理价值的功能和角色。以数据为例,如何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正是财务管理部门发挥数据挖掘、分析能力的时机。财务管理者通过专业训练和长久积累,能够将自己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的核心技能应用到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中。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机器智能,以及充沛的计算能力将全面释放数据的价值,提升财务支持决策效能,并辅助创造价值。此外,为完成复杂的财务工程,需要对接外部生态,如金融机构、IT机构、咨询机构等财务生态系统,包括供应链、产业链等“链”上的“买卖关系”和“交易对手”,而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组织模式升级,“链”上企业形成网络协同关系,通过分工和协作,以提升财务经营能力。

底层思维逻辑四:还原+预见的逻辑

财务的本质是还原过去,预见未来。企业通过建立财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将财务管理模式从传统财务转型至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和财务专家团队组成的多层次财务管理。从效率的角度来讲,基于财务工作自动化,单个数据可以在不同的财务节点被提取,数据处理时间大大地被压缩,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从效益的角度而言,由于生产经营的每个财务数据都被实时而准确地收录,财务数据能被多维度地展示,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切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决策。通过财务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可钻取性和可追溯性,比如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费用及收入都能追根溯源。此外,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区块链和协作网络等技术,打造智能预测、自动化报告和交易、前瞻性生态伙伴管理,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和管控风险,并发掘新价值来源,将财务部门打造成企业新的价值创造中心和赋能平台,洞见未来。

底层思维逻辑五:共享+赋能的逻辑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供应链模式、支付工厂、财资中心、财务公司等,重新改造了财务管理体系和财资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和财资经营的日常交易、运营管理和价值创造的管理职能重构和共享,并基于共享模式构建智能的财务赋能平台。如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从分散运营向集中高效运营的转变,从本质上是实现了类似会计工厂方式的集中运营作业,即将各个财务专业能力进行聚合和共享,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运营效率、风险管控能力,降低了成本。这种基于专业分工的大规模作业体现了规模效益,而在智能化模式下,通过机器作业对当下大规模人工作业的替代,特别是可以被高度规则化的作业将由财务机器人来完成,其规模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挖掘。此外,除了能力共享外,作为财金资源,通过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也将释放集中与共享的价值,如集团的财务公司将集团各个成员单位的财金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进而成为集团的资金归集平台、资金结算平台、资金监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

底层思维逻辑六:人+算法的逻辑

财务工作本身是专业人士(具备某项财务专业技能的人员)和算法(包括智能机器人、分析工具与方法、财务规则引擎等构成的智能算法,乃至财务指标、模型和算法等)的人机协同工作。随着财务智能机器人(RPA+AI)不断应用到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对财务组织和治理结构,包括建立整合人力和虚拟资源(例如机器人)的生态系统,形成“人工+机器”的新工作方式。如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基于人机协同的智能化平台,将改变以往采用随机派工的方式(通过强制分派制或者是抢单的方式来实现作业任务的分派),新平台下将通过对任务智能数据分析和规则引擎构建,形成平台自助将任务进行分发给适合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共享人员的智能共享分发机制。

为了应对该挑战,CFOs纷纷着眼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契机——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可以凭借更迅速、更深刻的洞察与分析,强化敏捷性和响应能力。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将增强财务职能提供战略洞见的能力,进而支持选取“合适的”新产品进行投资,识别最具盈利性的客户,并且优化业务绩效。在财务能力转型过程中,颠覆性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身处全新商业环境,提升行动速度成为了企业制胜的首要秘诀。对于首席财务官来说,这意味着需要着力推进财务智能自动化。

从全球来看,德勤2018年第三次机器人RPA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已有超过53%的大型企业开始了RPA旅程。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72%的大型企业使用RPA技术。假设按此增长速度不变,未来5年,RPA技术将在各类企业得到全面普及(图2)。

 

 

 

 

图2 RPA的主要实现途径

(资料来源:德勤)

由此可见,应用RPA技术提升工作效率、降本增效并最终实现“人机共舞”已经成为每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核心动因。RPA不仅为未来采用基于认知型技术提供了基础,还有助整合更为精细化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流程。

在应用RPA方面,目前已清晰涌现出了一批领先者,特别是在日常交易类财务活动领域,从“采购到付款”和“记录到报告”等流程、一直到内部绩效报告等环节,RPA越来越受欢迎(图3)。

 

 

 

 

图3 RPA在企业财务职能中的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ACCA、CA ANZ、KPMG)

随着RPA作为更广泛自动化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展开规模化部署,制订的清晰计划显示了RPA化对员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都大有裨益。该计划不仅应就技术重新部署和角色转变,覆盖团队、角色、层级、职责和明确问责等事项,还应考虑所需的新兴技能、技能差距、能力和所需的行为,以及人才招聘和保留等问题。部署该技术很可能会使财务团队出现一些新角色(图4)。

 

 

 

 

图4 应用RPA带来的新型财务角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智能时代财务人必须转变的六大底层思维逻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