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参加一个业务流程挖掘软件的研讨会,说起业务流程建模的话题,我说市面上流行的“五级流程、六级流程”说法,是因为流程建模没有数字化工具的手工做法。
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模型就是一个集成的模型,Zoom out就是一级流程,Zoom in就是四级、五级流程,如果用流程挖掘工具,就是“无级变速”了。例如下图所示,从订单到收款,这算一级流程吗?

流程的实际路径,这算几级流程?

如果到最细的系统内实际路径,这又算几级流程?

现在业务流程咨询项目要求咨询顾问用手工去画啥五级流程、六级流程,如果不是做系统设计,在我来看P用没有,产出废纸。
一位CIO听罢此言,说道:我也觉得流程项目画五级流程都在造废纸,可就是你们咨询公司在互相卷啊——你说能画到四级,另外一家就跳出来说能画到五级,恨不得说得越细就越能拿到单子。我们做甲方的,不要白不要,就看着你们卷了。
这位率直的CIO说出了真相。下面就是目前在市面上“数字化转型咨询项目”常见的招标需求,你觉得做5-6级流程细化不合理吧,总是有比你公司更牛叉的咨询公司说他们能做得比你还细:

1-5级的分层级的企业流程框架(process framework)方法来自APQC、SCOR等理论体系,这种方法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做流程分类识别的(process classification),而并非用来做流程改进或者系统设计。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分类的一个层级并不是一个可操作流程,简单说,流程分类第三级,并不等于“三级流程”。
定性式的“流程梳理(process mapping)”和定量式的流程挖掘/流程建模(process mining/process modeling)过程并不相同,前者是以流程用户(员工)的视角来定性的描述工作过程,后者则是以数字化应用里实际的对象处理和流转,通过事件日志(event log)来自动提取并展现实际的流程,因而使用的工具也不相同。

面向数字化实现的系统设计的流程管理(BPM)方法论包括三类不同套路:
- < >例如复杂大型系统(ERP、CRM等)设计,或者RPA部署,或者SOA/微服务规划,采用这种套路< >例如六西格玛的SIPOC方法做的流程,是这种套路< >例如国内常见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合同、订单、申请单等的流转审批,是这种套路
3、 “梳理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建模”是一回事吗?
文章信息来源:陈果George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业务流程管理咨询的一片乱象
热门信息
阅读 (14728)
1 2023第三届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圆满收官&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国RPA市场发展洞察(2022)》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阅读 (13055)
3 「RPA中国杯 · 第五届RPA极客挑战赛」成功举办及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2964)
4 与科技共赢,与产业共进,第四届ISIG中国产业智能大会成功召开阅读 (11567)
5 《2022年中国流程挖掘行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