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云原生,RPA的最终形态是SaaS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凡人饮水处,皆言云计算。时至今日,云计算经过多年的镞砺括羽早已像“水、电、煤”那样,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云计算对组织数字化业务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应用和市场规模实现了空前增长。

 

根据Gartner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用户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将增长18%,达到3049亿美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显示,到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

 

在此大背景下,RPA上云朝着SaaS化发展似乎成了大势所趋水到渠成的事情。今天RPA中国将和大家聊聊以下几个问题:

 

传统RPA项目的不足;

RPA与云计算结合的形态及结合优势;

RPA厂商和云厂商的布局;

RPA上云后其发展形态。

 

  

RPA项目在应用层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变化在不断的加快,技术更新、项目迭代从最开始以年记,到现在以周记甚至以日记,需求从提出到被满足的周期也在不断的加速,现代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效率,才能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超越对手获得成功。

 

RPA从被正式提出来后就被寄予了厚望,超短的交付周期、平台化能力、成本较传统IT系统低了好几个数量级,这些优势都非常天然的适合当前的商业环境。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概念在近两年被提出并持续火热,让RPA也在其中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应用RPA技术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出的第一步!

 

但在实际使用RPA技术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根据Forrester调查数据显示,资金预算投入、跨部门流程协同RPA项目的维护管理成为用户使用RPA的“三座大山”,也是阻碍企业提高流程自动化程度的三大因素,相信有不少的RPA用户深有体会。

 

 

目前RPA项目从前期的产品选型、业务流程咨询,再到项目开发实施,最后到项目上线运维,整个过程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RPA技术轻量化的特点,使其很容易形成“项目简单化”的问题,项目没有管理标准,开发环境生产环境相互混淆,跨部门支持,机器人运行环境复杂不统一,文档不规范甚至根本没有文档等问题,导致项目部署起来要“一机一对待”,后续更是难以维护。还有一部分是源于行业高质量的咨询人才和实施人才的短缺、客户不懂RPA项目周期管理、第三方服务商为了节省成本,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等原因。

 

这些问题基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RPA项目中,用户在经过第一次失败的尝试后,很难会继续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RPA项目上。

 

RPA机器人上云?RPA产品上云?

 

我们所谈论的RPA上云,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机器人的管理平台、开发和运行都在云端;

二、机器人的管理平台和开发在云端,运行在本地;

三、机器人的管理平台在云端,开发和运行都在本地。

 

目前,有一部分RPA厂商从敏捷性、交付性、扩展性和容器化等因素考虑,在产品构建项目交付的过程中会选择云原生的方式进行即第一种模式。可能很多人对云原生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这里简单说一下:云原生概念最早是由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Matt Stine表示,云原生就是把一系列云计算技术和开发管理方法集合在一起,例如,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API协作和敏捷基础设施等。所以,云原生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项技术或一个产品,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论和技术集合。说回到RPA项目的交付过程以“云原生”的方式进行,核心就是在RPA全生命周期里,包括项目的构建、运行测试、机器人管理、数据存储管理等部分都放在了云端,最大化的降低对本地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微服务、容器化、DevOps、持续交付是云原生的四大核心技术。其中,微服务具有功能上线快、独立扩容和数据恢复快等特点。容器化技术的优势是,执行运维时不再需要关心每个服务所使用的技术,因为服务都被无差别的封装在容器里进行管理和维护。DevOps则强调的是团队之间如何通过自动化工具协作和沟通,来完成软件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更快、更频繁地交付项目。持续交付就是指不误时的开发、不停机更新,是一种小步快跑反传统瀑布式开发模型,从而满足用户频繁更新功能的需求。

 

当云原生的这些特性应用到RPA项目中去,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上云并不是唯一解决方案,每一种技术都有各自特性,扬长而避短,最终达到目的即可。

 

RPA上云对厂商、用户来说是双赢

 

部署成本减少:在云化RPA的帮助下用户无需关注本地运行环境,只需在网络环境下,登录到开发平台便可开始设计自动化业务流程。与本地化部署相比,云端RPA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自动化需求,以云原生构建的产品,一般会与云计算大厂做集成,可以做到可视化和低成本部署,同时机器人不再受本地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适合远程工作用户。此外,使用云原生的RPA使得企业的“数字化员工”队伍扩展更加灵活,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按需进行部署。

 

预算可控:对于RPA项目,尽量做到标准化的部署和运营,所以整体投入的预算和人力是可控的。在开发阶段的服务由服务商或厂商提供,费用是确定的,采用云原生的部署方式相对更简单,因为运行在云端,运行环境一般最小化依赖且相对稳定,且不会受到断电断网或者其它硬件及人为的干扰,项目总体成本对比本地化方式更可控,综合计算项目隐形成本,投入相对本地化部署方式更经济。

 

维护成本降低:由于用户使用RPA时技术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机器人运行环境敏感、本地程序不兼容、内存不足、多版本共存等问题。如果影响的是关键性业务流程,这将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很多RPA实现的流程,大多是非核心关键性的流程,关键性流程则中间需要经过人工二次确认结果然后进行后续)。云化RPA可以让用户做到更集中的管理自动化平台减少意外情况的出现,同时通过高性能服务器的算力资源将RPA机器人的效率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此外,RPA项目也可以很方便的与云平台大量的AI能力、中间件做集成,来扩大RPA的自动化范围。

 

版本管理方便:对于厂商来讲,维护对外的产品版本的服务可用至关重要,与本地化的产品相对比,采用云原生方式构建的产品,可以做到热更新无缝切换,同时维护统一的标准版本,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厂商开发的成本。对使用者来讲,不再需要关心开发版本与机器人运行版本不兼容的问题,这些工作可以在项目构建阶段或运行时自动做兼容性匹配,客户端的机器人可以很方便的做到在线升级。

 

云化对于RPA厂商来说提升了客户体验、降低了产品维护成本,同时这种与云平台绑定的模式,也为RPA厂商带来了一部分可观的收入;对于用户来说,解决了诸多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困难,进一步降低了应用门槛并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是一次双赢的技术结合。

 

全球RPA厂商加快原生云RPA的研发,与云计算平台做绑定

 

目前,已有不少厂商发布了自己的云化RPA产品。从行业角度来看,Automation Anywhere(简称AA)RPA原生云化的进程走在了前列。早在2019年,AA首次发布了第一个基于Web和云端部署的云原生RPA产品Enterprise A2019。在部署方面,Enterprise A2019支持公共、私有和混合多种部署模式,满足了不同规模企业的自动化需求,早期AA 在Global层面与AWS进行了战略合作,最近与谷歌云达成了多年技术战略合作,加速自动化在全球范围内的采用。

 

随后,UiPath、Blue Prism、IBM、微软、SAP、达观数据、弘玑、来也、云扩等主流厂商也开始了云化发展。其中,UiPath连续两年获得福布斯发布的《全球云100强》第3位置,而AA则在最新榜单中获得第20顺位(《全球云100强》只针对非上市行业独角兽)。排在状元位置的数据库领导者Snowflake于去年9月于纽交所挂牌上市,市值达到708亿美元。因此,产品云化成为了企业上市重要筹码,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被微软誉为第四朵云的Power Platform已在中国地区实现商业化落地,旗下的Power Automate是其云化RPA产品,用户可以与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产品实现无缝衔接。SAP在去年12月发布了最新智能自动化产品Intelligent RPA 2.0,云化则作为主打成为重要功能。2.0版在云端机器人工厂中集成了云端开发平台(Cloud Studio),进一步简化了流程设计,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可控,提升测试和排除自动化故障的效率。

 

 

此外,以内需为驱动力的大型电商平台、科技巨头以及银行业,例如,阿里云、华为、苏宁云、京东云、浪潮云、兴业数金和平安云等,也陆续发布了自家云化RPA产品,为特定垂直领域提供自动化服务。其中,阿里云RPA最早应用于内部客户、电商、财务等部门,随后通过云平台对外开放已迭代至4.0版本;浪潮云面向财务管理、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推出了基于云端的RPA产品EAbot。

 

平安云RPA和兴业数金则是金融行业最早一批自主研发RPA的金融机构,平安集团超过80%的业务系统已上到平安云,涵盖了95%以上集团业务子公司。京东、苏宁这种内需式大型电商的云RPA比较低调,但其产品经历了6.18、双11、双12等大型促销的洗礼,在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方面皆有不俗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RPA的发展。华为早期的RPA是主要服务于运营商,后经过产品迭代在2019年开始对外提供服务,并经过比较短的时间内从1.0版本迭代到2.0版本,在2020年发布了AntRobotRPA 2.0版本;华为目前提供了多种集成交付的方式,OC(机器人管理平台)可以运行在装有华为自研的EulerOS欧拉系统的云端服务器里,可选云端或者本地Windows环境的方式运行机器人。比较特立独行的另外一种模式是华为提供了软硬件一体机的交付模式,一体机内置了多个RPA机器人和OC,用户购买后插电即用,运行环境已经集成好,对于预算充足且私有部署、安全稳定可靠等要求的客户来说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从国外到国内,从产品供给端至应用端,整个RPA行业和众多云厂商都在通过云化来积极构建自动化生态,降低RPA使用门槛,来进一步帮助用户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上云后的RPA,SaaS化是终极形态?

 

SaaS是近年来比较热的概念,SaaS与传统销售的区别除了将原先一次性买断变成了“订阅式”服务外,核心在于SaaS模式具备了“开箱即用”的特点,可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客户在付款前,可以进行免费试用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满足其自身需求,从而降低采用后失败的风险。此外,为了增加软件订阅服务的可持续性,软件厂商需要保证客户可以从产品中不断获取到价值,以及体验到良好的服务,才能够不断续用促使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运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RPA借助云计算平台可以消除用户应用的诸多障碍,持续扩大影响力使RPA可以面向更多的To B和To C用户。同时RPA可以反哺云计算平台扩大平台技术边界。

 

在RPA项目应用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流程发现阶段,但是行业内普遍缺乏这类RPA咨询人才,RPA未来平民化普适化,需要的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支持,更多的是能够把过去沉淀下来的知识经验转变为一种服务能力,让更多用户以更低门槛来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RPA中国认为,在RPA上云后,未来RPA的发展会衍生出两种业务形态,其中以RPA为底层技术的解决方案模式,就是RPA SaaS化的发展形态。

 

与传统的本地、集成和私有化部署相比,RPA上云后有SaaS、PaaS两种选择,既可以加速项目的交付频率同时保证了按需收费的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倒逼厂商持续输出高效、稳定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云计算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需求背景下,RPA将迎来增长拐点

 

目前,全球RPA市场份额大约20亿美元左右体量较小,与ERP、CRM等传统产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B2B内参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SaaS领域一共发生134起投融资,融资总金额超157.45亿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年2月份主打SaaS模式的令才科技智能RPA,获得了由经纬中国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成立3年时间,令才已有30余家超大型种子用户包括龙湖地产、阳光保险、好未来、海底捞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核心客户续约率高达100%。

 

 

根据Gartner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用户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将增长18%,达到3049亿美元。其中,SaaS仍是用户云IT支出市场中份额较大的部分,预计增长约16%达到1,178亿美元。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到2023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较十年前增长近38倍。国内SaaS市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空间,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用户对高效、稳健和投资回报率高的产品需求越发旺盛;另一方面,疫情助力SaaS行业跨越了用户认知期。相信随着云计算快速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旺盛,RPA的市场规模将迎来更大的增长拐点,继续朝着云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面向云原生,RPA的最终形态是SaaS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