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实在智能创始人兼CEO孙林君在“2020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流程自动化产业年度峰会”上的演讲实录,由RPA中国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编辑整理。
实在智能创始人兼 CEO-孙林君
孙林君以《智驱未来,数字员工的应用与展望》为主题,深度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互联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在逐步向自动化迈进,这也意味着人类在日常工作当中,有大量重复的、琐碎的工作可以通过规则、流程的自动化来去解决。
RPA出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为更多人所认知。RPA与AI的结合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大的市场空间,所以从信息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结合层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其迅猛的发展力,整个RPA行业发展到今天,是投资界炙手可热的一个赛道。至于为什么被大家共同看好,实际上归于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落地的时候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个性化的场景、分散的系统、散落的数据、成本效率问题等。很多情况下用户最终获得的是标准化的人工智能产品,但是因为其系统、数据是分散的,所以标准化产品在他个性化的场景下是很难发挥最大效果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他个性化场景下通过智能的手段去提升生产效率呢?
我们会考虑到AI与RPA的结合。其结合能否在人工智能标准化、低成本落地的基础上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或者是带来一些新的希望,这是我们的一个视角。
AI和RPA的结合其实是顺理成章的,因为RPA可以把分散到不同系统里面的数据提取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形成接口汇总出来,汇总出来的数据经过加工可以生成智能化的能力,再反向操作用户原来的这些系统,去把原来的任务和作业给执行掉。智能化能力越强,AI+RPA能完成的任务就越复杂,能够代替人工的层面就会越多,不可置否的是从2017年到现在,AI+RPA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是我们非常看好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RPA的演进过程,分为从三个阶段:
一、原始阶段,是以模拟按键脚本为主要特征,是单机客户端RPA产品雏形。该阶段要求用户有一定的代码能力,代码逻辑和业务逻辑耦合在一起,复制性和通用能力相对较差。
二、成形阶段,即类似UiPath典型的三件套,我们很多的厂商都是用这种三件套的模式来去设计一个流程导入到机器人,用控制器来进行控制,相对来讲是标准化的套件模式。这个标准化分布式管理模式实际上跟人工智能有非常好的联系,因为机器人既可以执行指令又可以采集数据,同时将数据上传到中枢,而这个中枢将来可以把这些数据进行加工,生成智能化的能力。这种角色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就会在这里生成,与原有的RPA进行结合,生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形态。
三、爆发阶段是AI和RPA的结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AI和RPA的跨越介质的能力,扩展了原来RPA应用的空间。比如OCR可以直接从纸质文档抽取信息进行系统录入,对话机器人通过聊天交互的方式采集信息等。RPA与智能化的结合让整个市场空间会变得很辽阔,因为我们知道智能化市场很大,将来落地时面临的问题就是智能化带来的价值和付出的成本之间到底是否成正比。
提到AI和RPA的结合,那么AI到底能给RPA带来什么?
在元素拾取、接口调用这些RPA底层技术上面,如果仅依赖于操作系统的底层,我们发现会有各种的不兼容的情况出现,底层的变化会导致流程出错。AI就可以从稳定性、扩展性等几个层面来对RPA进行赋能。
比如稳定性,当出现执行错误时,AI是否可以把流程接管过来直接再往下走,把它从95%的运行成功率提高到99%,这个是人工智能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扩展性,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去跨越介质,更好的识别底层技术里纯粹依靠RPA做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AI与RPA进行深度的融合,这也是应该去深度思考以及创新的一个方向。
如果在垂直场景上,我们能够沉淀大量的数据,并形成数据生成智能化的能力,将我们的接口+RPA+智能化三者组合在一起,这是我们认为未来机器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也是我们对未来RPA行业发展的趋势判断。下面我们详细来说明一下:
一、AI+RPA行业的发展会让RPA这个赛道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战场。目前RPA其实还是一个传统行业,将来AI的落地就会使其发生质变,所以我们的判断是将来AI会用以相对标准化的形式去落地,因为它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盈利模式也非常标准化,这是原来项目制AI的公司无法实现的。
二、数字员工的理念会被各个行业广泛接受,我们不仅仅只考虑RPA是一个工具,而是通过打造的数字员工来去代替操作软件的人,而不是软件。被代替掉的这个人将来需要有更多智能化的能力。
三、认知技术,也就是智能角色深度代替人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实在智能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自然语言处理、CV、聊天机器人以及智能决策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实在智能是国内第一个去复现bert和albert模型的公司,也是第一个开源了谷歌albert中文预训练版的模型,并且在国内发起了CLUE的中文预训练模型评测基准,现在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小米以及头条,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在这个基准上进行评测的。
我们的产品与其它竞品的不同点在于,我们把它拆分了四件套,下图蓝色部分是传统的三件套的模式,适用于轻型的场景或是短、平、快的链路。四件套模式是指我们把用智能化能力打造、输出的功能放在云脑里面,当数据采集上来以后,通过云脑封闭式的环境能够加工出来模型,提供相应的接口,再去为前端的机器人所用。四件套模式更适用于复杂场景。
四件套之:Z-Factory机器人工厂
四件套之:Z-Commander中枢控制台
四件套之:Z-Bot终端机器人
四件套之:Z-Brain AI云脑(局部)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1月8日(本周五)晚八点,实在智能将召开《重复的归我,创造的归你》新年新品发布会,欢迎届时扫码收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实在智能创始人兼 CEO孙林君:智驱未来,数字员工的应用与展望
热门信息
阅读 (14728)
1 2023第三届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圆满收官&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国RPA市场发展洞察(2022)》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阅读 (13055)
3 「RPA中国杯 · 第五届RPA极客挑战赛」成功举办及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2964)
4 与科技共赢,与产业共进,第四届ISIG中国产业智能大会成功召开阅读 (11567)
5 《2022年中国流程挖掘行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