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RPA成长历程
2015年,RPA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从国外引入中国。
2017年前后,国外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开始在中国区使用RPA产品,并率先推了主打财税的RPA机器人,国内银行业初识RPA的概念。
2018年,RPA在国内市场处于萌芽状态。
2019年,RPA市场全面爆发,并快速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据Gartner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RPA全球市场的营收总额同比增长了63.1%至8.46亿美元,成为了全球企业中软件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RPA也因此正在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界追逐的新风口。
在当下的RPA中国市场中,RPA在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证券企业)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由于监管同质性较高,企业IT成熟度高,且需求和应用场景丰富,RPA可以在短时间给客户带来高收益回报,因此倍受金融行业客户的青睐。
图片来源于RPA Plus2019报告公开版
RPA如此受企业欢迎,主要是因为它部署周期更短,简单易用,并且无需进行二次开发,灵活的扩展能力可以集成在企业任何的系统上。
使用RPA软件机器人替代人来完成业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操作风险,使员工得以更专注于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数据分析、决策和创新工作。
RPA+AI=IPA
2017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智能流程自动化(IPA)将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运营管理模式》的报告,一举将管理智能化从RPA提升到了IPA。
什么是智能流程自动化(IPA)?
本质上,IPA是“将人的机器属性剥离”。IPA的核心是一系列结合了基础流程重设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以及机器学习等的新技术。
它是一套下一代商业过程增强的工具,通过移除重复的、可复制的、以及规律性任务来帮助员工。它通过简化交互和加速流程来从根本上提高用户体验。
按照麦卡锡的定义,IPA是下一代的流程增强的工具,它在RPA基础上结合了机器学习等AI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和认知技术的快速发展,IPA将逐步具备制定决策的能力,从而远远超出现有的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它将从根本上提高效率,提高工人绩效,减少操作风险,以及改善响应时间和客户体验。
近期,国内一家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在一篇《RPA:AI落地的接盘侠》的文章中指出:从去年下半年起,中国市场的RPA需求开始爆发,并已从大企业蔓延到中小企业。AI的到来,使RPA的场景格外广阔。
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语言交互、图片识别、自动控制等技术也将逐渐融入到RPA中,RPA也将实现更多的智能决策工作,并且作为IPA的核心技术之一。
国内十大行业RPA使用率调查
据麦肯锡公司预估,到2025年,知识型工作自动化的潜在经济影响力可达到5.2万亿至6.7万亿美元之间。
在不远的将来,借助AI技术对RPA的赋能,RPA就像插上了翅膀,遍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所及之处。
目前,国内市场对于RPA软件机器人的定义和论述有很多,且各有其侧重点,以下为部分定义和论述参考: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依据预先录制的脚本与现有用户系统进行交互并完成预期任务的技术。”
“在某些场景中,RPA能100%实现人类处理的效果,同时速度比人成倍提升,出错率还更低。”
“串起了AI等技术的RPA,它的应用场景可以从审计、人力、财务等扩展到各种边边角角的业务。”
“RPA解决了人与信息系统交互的最后一公里。”
声明
文章来源:金智维科技公众号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晋阶之路:RPA在中国
热门信息
阅读 (14728)
1 2023第三届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圆满收官&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国RPA市场发展洞察(2022)》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阅读 (13055)
3 「RPA中国杯 · 第五届RPA极客挑战赛」成功举办及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2964)
4 与科技共赢,与产业共进,第四届ISIG中国产业智能大会成功召开阅读 (11567)
5 《2022年中国流程挖掘行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