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X?它与RPA有何关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DX的英文全称为Digital Transformation中文译为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从2017年开始逐渐升温并得到全球各行各业的认可,并成为企业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概念,它并不是追求眼前效益,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如RPA、云计算、IoT、AI等)对业务的流程和方法进行重构和优化。根据App Direct一项数字调查报告显示,70%的企业高层认为,只有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才能在下个5年中生存下去

 

而RPA作为这几年风靡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其非侵入式部署、可视化拖拽操作和维护方便等特性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前不久,日本科技界知名学者中山义人接受了IT leaders主编田口淳的访问。中山义人就数字化转型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以及RPA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哪些重要角色进行了深入讨论。

 

田口淳

 

以下是此次采访内容,由RPA中国翻译整理:

 

田口淳:目前全球企业都在谈数字化转型,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创造更多的收益。很多人把RPA作为首选数字化转型工具,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中山义人:DX(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很好,不幸的是很多公司依然无法找到真正的切入点。首先,DX可以看作是一项通过数字技术发展其产品和服务的战略计划,算是一种运营模式的革新。

 

如果DX作为战略计划,那么很多企业在启动阶段会非常缓慢,可能需要2——3年;但是作为一种运营创新就简单的多,组织可以很容易借鉴别的成功案例,然后快速的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

 

中山义人

 

这几年RPA确实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成为主流的数字化转型工具。我认为投资回报率显著和易使用是最大的两个原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就是创收利润,减少运营支出优化业务流程,而RPA与用户的需求完美契合;在使用方面,从BPM业务管理到自动化业务流程设计,RPA的操作便捷,易于扩展为一线业务人员消除了困难

 

不过在RPA应用方面,我认为将RPA放在单一的业务中很难体现出它的价值,例如,如果公司只是将RPA用来搬运数据,那么其收益将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通过RPA打通业务上下游,实现整条业务线自动化,那么RoI将是非常可观的。

 

 

田口淳:不少企业成立了十几年,但是其业务流程从来没进行过创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中山义人:确实,这个情况不只存在于日本,全球企业都有这样的“通病”。业务流程创新对于那些成立3—5年的企业来说非常普遍,由于他们要抢占市场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改变,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但是对于那些上了时间,有了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来进行业务流程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包含诸多原因,如KPI不达标,RoI收益不成比例,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原因。

 

左(中山义人),右(田口淳)

 

但是随着客户需求的改变,一些企业不得不做出业务流程的创新,从端到端的角度从新考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迫切需要以最优化的方式改革公司,同时着眼于整个计划并创建未来业务模型。

 

到目前为止,ERP本身已内置了全球标准业务流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业务与程序包进行匹配来构建To-Be模型。但是,当前在IT方面进行的投资是每个公司特有的领域的数字化。

 

因此,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To-Be模型,该模型是在没有像全球标准这样的正确答案的区域中,为每一个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标准化,而RPA是可以做到这些的

 

田口淳:作为推广DX的硬性条件,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其中一种效果的方法叫做“业务流程挖掘”。这种收集和分析各种业务系统(如ERP,IT设备和软件)的日志数据,对公司业务流程创新将产生哪些影响?

 

中山义人:大约五年前,我进入了BPM(业务流程管理)领域。尽管市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BPM的年复合增长率仍高达40%以上。


BPM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和规范业务:通过对现有流程的简化、整合、增加、调整等方式来提升流程效率,还可以通过明确流程“所有者”的形式来监督流程的整体表现,从而避免部门间推委的问题

 

近几年BPM的趋势已经从大型企业扩展至中小型企业,来定制不同的业务规范和模型。

 

田口淳:那么企业,该如何有效的建立起自己的业务优化模型呢?

 

中山义人:不久前我接触到一种叫“流程迁移”的服务。该服务支持创建业务流程的规范模型,它使用日常工作现有系统和应用程序(例如ERP和CRM)的日志,自动分析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使用的挖掘工具是Fluxicon的“ DISCO”和Signavio的“ ProcessManager”。

 

 

 

 

通过对企业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掌握业务现状然后发现瓶颈,然后从新梳理和规范业务流程。而企业要做的是,要把这些规范的业务流程变的更加高效和稳定。

 

田口淳:建立To-Be模型之后,用户将开始执行数字化转型。目前是通过结合IoT,AI和RPA来促进业务流程创新,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趋势的呢?

 

中山义人:确实有不少企业将RPA与AI相结合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而且RPA与AI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BPM将引入的RPA、AI、IoT等技术互连,从而实现整体业务流程自动化。

 

通过学习BPM与AI生成的执行结果日志,可以更准确、高效地执行业务流程,因此我们也管这种解决方案叫“intra-martBIORA”。

 

 

BIORA是BPM、IoT、OCR、RPA和AI的合集,旨在通过将传统业务流程进行模拟数字化处理来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这个组合分工明确、功能各异,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并可以简单直观地看到所有执行结果。

 

田口淳:除了基于规则的传统业务之外,很多非结构化数据业务也在谋求数字化转型,你认为这些关键点在哪里?

 

中山义人:非结构化数据业务是企业最费时费力的业务流程,这也是实现DX的难点所在之一。我们知道基于规则的业务,如财务、生产、数据搜集等都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化;但是像客户服务,这种需要人为干预的业务想实现从SoR(记录系统)到SoE(参与系统)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就变的相当有难度。

 

 

因此,在实现非结构化数据业务自动化转型时,便少不了像OCR、AI、ML等智能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像人类那样进行思考,如对图像、文本、音频的识别,对业务流程的自动学习,对业务流程的拆解和重构等,这对于实现自动化帮助都是巨大的

 

目前,我发觉不少RPA供应商已经将很多主流AI技术内置在其中:一方面可以消除企业应用AI的难度,我们知道部署一项AI技术在时间和投资成本上都是巨大的,而通过RPA可以节省这些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是使得整个自动化流程变的更加智能,也是我前面所讲到的“BIORA”概念,这将有助于把自动化范围扩展至其他业务领域。

 

DX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计划,所以在选择工具、方法和解决方案时,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来选择,不可盲目跟进那样会起到反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什么是DX?它与RPA有何关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