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贸易战的不断升温再加上新冠病毒的肆虐,在此双重打击之下,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据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飙升至328.3万,是1982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69.5万人的4倍多。减薪、裁员每天都在频繁上演,也成为企业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正在各行业紧衣缩食之际,来也科技完成由光速全球基金领投的C轮4200万美金融资(2月24日);天行Uni获得追一科技战略融资(2月25日,金额不详);而云扩科技也完成了由红杉中国领投的B轮3000万美元融资(3月16日)。
这几轮融资仿佛为迷失方向的RPA行业点亮了希望灯塔,也为心急如焚的自动化从业人员吃下了“定心丸”。绝境看潜力,逆境看发展,这是对RPA行业最好的诠释,也让RPA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从国外到国内,RPA行业迅速升温“烧”遍全球
从RPA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颇有“十年磨一剑,剑出震天下”的气势,自2015年开始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将“自动化之火”烧遍五大洲。据麦肯锡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70%部署了不同形式的RPA机器人,而在排名前100%的企业中,部署率高达85%。
国外最早从事该行业的是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和UiPath。这三家公司先后在2001年左右进入RPA行业。其中Blue Prism已在伦敦交易所上市;Automation Anywhere首轮融资达到2.5亿美元(2018年7月),成为企业软件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A轮融资之一;UiPath两年估值疯涨70倍达到70亿美元,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科技公司。
反观国内,从2018年初至2019年末,共出现了10多起RPA融资案例,合计金额近60亿元,出现了达观数据、来也、云扩、弘肌、英诺森、金智维等资深头部玩家。其中,云扩、英诺森等企业接连获得两轮融资,在资本寒冬的2019年RPA行业却跑出了“博尔特”的速度,着实让其他行业刮目相看。
RPA之所以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成功,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一方面是得益于AI技术的迅猛发展,在2016年韩国传奇棋手李世石被Alphago战胜时,我们既看到了人工智能恐怖的一面,也看到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随后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光学字符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快速成长。
传统的RPA只能将基于规则、重复的业务实现自动化,对于那些非结构化数据业务(如发票识别)却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之前RPA无法受到主流关注的原因之一。
当一些供应商将RPA与AI相结合时奇迹出现了,就像绿巨人浩克有了X博士的大脑,这种如虎添翼的组合让RPA的自动化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也满足了企业日益多元化的业务需求。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时代,多数行业开始谋求数字化转型,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RPA的非侵入式部署、易使用和维护方便等特点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可以提供7*24小时无间断工作服务,无需加薪,永远不会抱怨“996”,这些优点恰好是企业日常运营最大的需求。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便出现了RPA的身影:湖北武汉市腾龙社区有超过2300位居民,但仅有不足10名社区工作人员。为了减轻排查压力,降低人为接触,提高检测效率,该社区于3月11日上线了“RPA战疫机器人”。
在RPA机器人收到社区名单后,可以自动读取居民信息,挨个向居民发送短信、拨打电话,并根据语音识别汇总判断居民提问是否正常,哪些居民需要帮助,同时自动生成报表,快速实现居民健康信息采集与疫情摸底。
之前需要一个月的工作量,在RPA帮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全部准确完成。
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社会人员,使用RPA机器人
龙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况贤剑表示,从疫情开始排查工作量比之前翻了好几倍,而由于人手不足出现了大量积压,社员一直吃住在社区依然无法完成。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目前的排查工作进展的非常迅速,并且减少大量人为接触,这也是让我们最满意的地方。
AI将是RPA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据Gartner发布的“2020年十大技术趋势”报告显示,把超级自动化放在了首位,而RPA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开启“AI之门”的最好钥匙。
之前RPA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局限性。但是有了AI支持便可以变的无限可能。例如:以前用户提取一个合同的信息,需要一行一行地对照,一列一列地查找,即便是应用RPA也于事无补。
因为RPA本身只能做自动上传或下载机械性工作,它是无法识别合同信息的;但是通过OCR这样的AI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和提取数据, 然后转换为结构化数据,以便让RPA自动处理后续操作。也就是说,善于挖掘和识别数据的AI技术恰好补充了基于规则的RPA,这是一种纯天然优势的组合。
以去年达观数据为上海政府提供的一个RPA项目为例,它解决了外籍人士工作许可申请中的各种信息录入和汇总问题。在RPA中集成了OCR、NLP(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让以往需要工作人员对照纸质文件录入、核对的信息实现了自动录入,并能根据字段特征,自动填写到相应系统的相应位置。
在RPA机器人的帮助下,整个工作许可申请流程从以前的1个月缩短到了一周,并且在数据处理准确率方面有了巨大提升。
微软、SAP、IBM等纷纷入局壮大RPA行业
我们知道在To B行业里微软、SAP、IBM等一直是风向标,当这些企业先后发布同款产品时,那么可以说这个行业很快就要成为主流。微软在去年美国奥兰多举办的“Ignite 2019”大会上宣布推出自动化产品“Power Automate”。
该产品结合了 Microsoft Bot Framework 与PowerPlatform技术,旨在使任何人都能构建无需代码,无需AI培训的智能机器人,同时推出了预设机器人模板商店进一步简化自动化流程。
微软人工智能商用部资深研发总监缪玉峰曾表示,在过去两年中很多AI技术在实现商业落地面临诸多挑战,而RPA与AI技术的相结合打破数据孤岛,加快企业应用AI的进程使更多的业务场景实现智能化。
微软“Ignite 2019”大会现场
在1985年微软首次推出Office工具时,随后便颠覆了全球企业几十年的办公习惯和流程。如今,微软推出自动化产品,很可能会引领下一个“自动化办公时代”。
SAP去年也发布了自动化产品“SAP Intelligent BPM”。该产品不仅可以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还可以通过AI自动帮助用户挖掘潜在的自动化流程,这将为设计流程节省大量时间。
而IBM的Watson之前一直服务于医学领域,帮助医生自动分析CT以及科研模型等。在IBM嗅到办公自动化的巨大商机之后,开始将Watson与云计算相结合以提供更便捷的自动化服务。
前不久,IBM还对Watson进行了大量更新,尤其是在语义识别方面有了巨大进步,并首次将NLP用于商用。
这些科技巨头的入局,凭借其几十年积累起的庞大企业客户群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RPA行业的影响力和普及力度。诚然,这对那些中小型RPA厂商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阶段RPA行业还是“蓝海”,之前应用RPA的客户多数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中小型层面将会有一个不错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持续看好RPA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这次疫情也能看出,RPA行业经受住了“逆市”的考验,并且在未来办公中扮演重要角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疫情之下,RPA逆市而上
热门信息
阅读 (14728)
1 2023第三届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圆满收官&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国RPA市场发展洞察(2022)》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阅读 (13055)
3 「RPA中国杯 · 第五届RPA极客挑战赛」成功举办及获奖名单公示阅读 (12964)
4 与科技共赢,与产业共进,第四届ISIG中国产业智能大会成功召开阅读 (11567)
5 《2022年中国流程挖掘行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RPA中国